诗词网  更新更全的诗词资讯网络平台


  >>   地图

诗词网

www.shici.org.cn

更新更全的诗词网络资讯平台

电子信箱:8433195@qq.com

QQ: 8433195

地图
 
当代诗词社团发展脉络初探(张脉峰 莫真宝)
 发布时间:2016/5/8 浏览次数:2861

 

当代诗词社团发展脉络初探

张脉峰 莫真宝

〔内容提要〕诗词社团在当代诗词的发展进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三十多年诗词的发展过程,也是诗词社团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加强诗词社团的研究与管理,发挥其基础作用,对促进诗词事业健康稳步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诗词社团  脉络  现状  发展

 

一、从诗词近百年的发展谈起

中国是诗的国度,从《诗经》开始,一部三千多年的中国文学史,也可以说是一部诗歌发展史。近现代以来,中西方文化产生激烈碰撞,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面临挑战,自1919年起,随着白话新诗的诞生,新诗逐渐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主体,与此同时,旧体诗词也呈现出新的面貌。这里简单回顾一下近百年诗词发展的历史,从时间上,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1919年至1949年

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思想与文化进行了激烈批判,传统诗词成为文学革命的对象,产生了白话新诗,废除旧有的格律,诗体趋向欧化。自此诗词被冷落,但旧体诗词的传承与创作并未因此中断,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直到1945年日寇投降,国土光复,无数诗人词家用自己的作品反映风云多变的时代,大量爱国诗词的涌现,在题材、内容、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等方面,均有更多的开拓和创新。

(二)1949年至1980年

包括诗词在内的传统文化受到批判,学术界对古典诗词的文学研究截止于“五四”前的清末民初,古代文学研究者不关注“五四”后的现当代诗词,现当代文学研究者也对现代旧体诗词不屑一顾,各种版本的现当代文学史只谈新诗,没有旧体诗词的位置,使旧体诗词长期遭到冷落。

(三)1980年至今

改革开放后,文艺创作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诗词开始复苏,各省市诗词社团纷纷成立,举办各类研讨会、吟诵会、诗词大赛等,多种刊物公开发行,多种现当代诗词选本争相出版,诗词活动在社会上蓬勃开展。

1978年,北京成立了野草诗社,成为中国当代最早成立的一批诗词社团。1981年,在广东广州成立了广州诗社。1983年,在江苏南京成立了江南诗词学会。各地诗社的纷纷成立,为成立全国性的诗词社团奠定了一定基础。1987年,中华诗词学会在京成立。此后的一年间,各省市诗词社团纷纷成立,先后有二十多个省市在诗社的基础上成立了诗词学会。三十多年来,各地通过建立组织、开展活动、编发刊物,诗词创作数量日渐涌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出现了各种诗词网站,其作者和爱好者多由中青年组成,诗词作品凭借高科技手段传播交流,开辟出广阔的天地。

为了更好地传承、繁荣和发展诗词事业,2011年,中华诗词研究院在京正式成立,以官方力量推动当代诗词的发展。成立三年来,在凝聚诗词人才、繁荣诗词创作、引领诗词评论、推动诗词研究、收集诗词资料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

近三十多年是当代诗词迅速发展的三十多年,传统诗词经过一段曲折历程之后,已逐渐恢复活力并不断发展,成为当今文化和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就目前所掌握的一些当代诗词社团及刊物资料,对八十年代以来传统诗词的基本面貌进行探讨,抛砖引玉,以期为诗词社团今后的发展和诗词事业的繁荣尽绵薄之力。

 

二、当代诗词社团、创作队伍及刊物概况

研究近三十多年来的当代诗词状况,不可能脱离开诗词社团、诗词创作队伍和诗词刊物,可以说,社团、队伍、刊物三者息息相关。各级诗词社团的成立与发展,在开展活动、创办刊物、团结新老诗人、诗词爱好者等诸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三个文明”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据有关资料统计,各地诗词组织已多达数千家,诗词期刊近千种,作者在百万以上,作品数量更是惊人。散布于各地的诗词组织众多,对其进行调研和了解,将有助于诗词社团的管理、资源的整合,形成合力,并健康有序发展。

(一)诗词社团的现状

1、起因分析

当代诗词社团,是新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多以繁荣诗词创作、振兴诗词事业为主要目的而成立。三十多年来,各地社团成员的活动,大多以社团为组织、为单位,呈点状分布。

当前的诗词社团与以往不同,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各地诗词社团是由广大诗词作者和诗词爱好者的自发组织成立,是群众性的文化社会团体,以“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宗旨,继承弘扬中华诗词的优秀传统,实行诗歌创作与活动并举,努力面向时代,面向社会,为繁荣诗歌创作、传承中华文化而尽责。如江苏宁海县《跃龙诗声》,是一家县级刊物,1980年成立,从五人创社,发展到了今天的百人队伍。创办三十年来,秉承传统,为农村基层服务。发挥优势,为中心大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艺事业的繁荣)服务。以宣传、服务宁海为己任,关注民生。走出去,引进来的活动宗旨,宣传宁海的旅游资源。又如内蒙古《紫塞吟坛》,办刊宗旨十分明确:培育诗坛新人,推进校园诗教。设有“小学、中学、大学生诗词作品选”等固定栏目,是为本地区大中小学诗词教学、创作服务的半年刊。再如湖南澧州《澧州诗词》,澧州屈原行吟处,有着十分浓厚的文化底蕴。1986年春,澧浦诗社诞生。坚守艺术的精神家园,继承传统,锐意创新。超越自我,出精品硕果。

此外还有一些诗词社团之外的学校诗社,如北京大学的北社、清华大学的静安诗社,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大学诗社、以及各地的中小学诗社等,多是教师、教授指导学生创作,通过教学传承诗教的学校诗社,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军。

2、各地社团发展不平衡

诗词社团,是当代诗词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媒介。诗词社团,对诗词的传播、普及、发展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社团的推动,当代诗词难以形成今天的局面。

各地社团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文化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社团开展的活动,主要有讲座、采风、出版、赛事等四种,社团通过以上活动,对社会产生影响。省级社团指导市、县级社团开展工作,各市、县级社团,配合当地经济与文化建设开展诗教、诗词活动,扩大影响。社团名称有诗词、诗联、散曲、辞赋学会、协会、联谊会、诗社等。虽为诗词社团,但不少尚有骈文、曲、赋、联句、诗话、词话等创作,有时也含在社集、社刊中。社团创作的文体样式,集旧体文学中的各种文体,如诗、词、赋、曲、联的创作研究等于一体,以及诗集、词集、诗钟、文、曲等,也有单行本的社友录等。

从地域上看,诗词社团覆盖了全国大部分省市,各省份诗词社团多少不一,诗词社团多的省份,如湖南、江苏、湖北、山东、江苏、河南、广东、广西等较多,有的省份诗词组织建设较为薄弱,也有个别地区近乎于无,如西藏自治区还未建立有诗词组织。这种分布的不均衡,正是区域文化发展不均衡的反映,也是历史、经济等因素限制的结果。

促进社团的和谐发展,是当代诗词发展的前提和重要保证之一。怎样获得长足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以几个诗社为例,做个简要分析:

(1)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服务大局

如贵州省诗词楹联学会及其会刊《贵州诗联》,社团作为群众性学术、文化服务组织,要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和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创作质量,践行精品战略。为诗词事业振兴发展大计,抓普及,办活动,促提高,广泛开展诗教工作。如学会主动与教育部门加强联系,共同配合,把诗教活动更好地深入开展下去,不仅是教学生写诗、获奖,更要让学生从诗教中受到教育,更好地成长。实施诗词精品战略,抓诗词质量、刊物质量。《贵州诗联》至今已出刊三百三十余期,他们办刊思想明确,充分认识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性。服务大局,把握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着力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取得很好成果。

(2)开展活动,彰显价值

如安徽马鞍山《牛渚诗词》,2005年中国诗歌节在马鞍山成功举办后,一年后注册登记了马鞍山牛渚诗词研究会,由市政府办公室主管、市文联代管,争取到十几个部门的支持,

对研究会的办公地点、设施、经费上予以支持。成立了十个分会,接纳七个团体会员单位,会员人数3069人(个人会员174人,团体会员2895人)。他们成立分会,接纳团体会员单位,迅速壮大了组织,获得了政府的支持。认识到一个组织要有活动,开展活动,才能彰显价值。经费来源主要有政府关心、单位支持、企业赞助,以及个人无私奉献。

(3)地区诗词联谊会,探索诗词发展新模式

社团间,并非隔绝的。如《梵净山风韵》,由贵州铜仁市诗词楹联学会主办,教育、民政、计生委、旅游局协办。贵州铜仁地区,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是大西南连接沿海地区的交通枢纽,素有“黔东门户”之称,聚居着汉、土家、苗等29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68%,民族文化多彩。2005年共同发起的湘鄂黔渝毗邻民族地区诗词联谊会,按渝、黔、鄂、湘顺序,每两年轮流召开一次年会,是广大诗友交流的友好平台。多年来,在四地组织的努力下,为繁荣文化、交流民族感情、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已举办第六次年会,会上各方代表介绍创办“诗词之州”等成功经验和做法,探索更多的诗词发展新模式,创作出更多精品力作。会上总结出在一些文化发达地区,诗词工作深入人心,但发展还不平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于毗邻的湘西、恩施、黔江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湘西、恩施、黔江地区的文化发达,诗词工作深入人心,创建了不少“诗词之乡(县、州)”,值得学习借鉴。以创建“诗词之州”为载体,推进“文化强州”战略的实施。领导重视,创建工作高调起步,各级政府将开展创建工作所需经费和诗联学会的日常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创建工作的正常开展。以诗词“五进”为载体,大力繁荣诗词创作,壮大诗词队伍,打造诗化环境。突显民族特色,把诗词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有机结合,推动多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

(4)完善各级诗词学会,贯彻文化强市战略

如辽宁营口市诗词学会,为贯彻市委、市政府文化强市战略,创建诗词之市,促进营口诗词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和发展,更好地为全市“三个文明”服务,制定了《营口市诗词学会五年发展规划》,五年期间力争50%县区完成“诗词之乡”的创建任务。

又如贵州兴仁县,县委、县政府对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从政策、机构、编制、人员和资金投入上给予大力支持。注重创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创办了《东湖》、《兴仁文苑》、《凤凰山》等刊物。通过努力取得一定成效,2009年省教委、省诗词楹联学会联合授予兴仁一中“诗词校园”称号。认为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是推介兴仁、宣传兴仁的好机会,其目的是让干部、学生喜欢并爱上诗歌创作,并把它作为一项长期追求,这对全县文化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创建工作逐条抓落实,力争覆盖全部乡镇,每个县一个学会。

3、海外诗词社团

海外诗词社团多成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据不完全统计,海外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中拥有诗词社团组织,已成为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如在加拿大的温哥华、维多利亚、多伦多、魁北克等地区,华人社团的诗词作者和诗词爱好者纷纷结社,吟诗作赋,开展交流集会,出版诗词刊物,有的网络交流也十分活跃。

海外诗词社团与国内诗词社团的联谊,起到了促进诗词复兴的作用。如美国四海诗社、泰国泰华诗学社、马来西亚槟城诗社、新加坡新声诗社,他们纷纷与国内诗词社团建立联系。新加坡新声诗社后来建立全球汉诗总会,后主要活动基地转移至国内的广东深圳。当前,海内外诗词文化交流不断加深,举办诗词吟唱会。纽约诗词学会曾组团,在北京、西安、广州与当地诗词名家互相谈道论艺。泰国《国风吟苑》、日本《吟咏新风》等,也频繁进行诗词交流。通过这些活动,当代诗词文化正在由复苏走向复兴,由海内走向世界。目前,全世界有四百多所孔子学院,遍布一百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教学内容中都有诗词。诗词正带着迷人而独特的汉韵唐风走向世界,成为抒发中华情、描绘中国梦的重要载体。

(二)诗词创作队伍情况

三十多年来,以一大批中老年为中坚力量的诗词作者和诗词爱好者们,努力实践,开创了诗词复兴的大好局面。近年来,诗词创作队伍不断扩大,诗作、诗集大量涌现,其势令人可喜。诗词作者和诗词爱好者队伍是诗词创作和传播的主体,是传承诗词文化的重要力量。对他们进行分析、研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是诗词事业繁荣、发展中重要的一环。下面对诗词创作队伍进行简单分析。

(1)从职业上看,作者分布在社会各界、各行各业。各地诗词社团的形成,是以离退休老干部、老领导、知识分子为核心,以平民诗人为外围的群体,有工人也有农民。知识人士是近百年传统诗词创作的主力军,当今社会,诗词走向群众化是总的趋势。

(2)从学历上看,高、中、低各种文化程度的作者均有。但作者诗作水平的高低,与其文化程度并不成正比。学者中的教授,也有很多不会写诗的。写诗需要悟性,悟性是对传统艺术的领悟能力与对现实生活的感悟觉性。有的作者文化程度并不高,但悟性高,也时有佳作。

(3)从年龄上看,八十年代出现的一批很有造诣的老领导、老教授诗人,多在民国初年出生,年轻时受到较好的教育,他们在八十年代诗词复兴时,为诗词呼吁、倡导,起到重要的作用。进入二十一世纪,声名卓著者日渐凋零。现在七八十岁以上的诗人,有的在各诗词社团担任荣誉职务,参加各种诗词活动。五十岁至六十岁之间的作者,大多在文革中丧失读书机会。这一批中年诗人历经忧患,乐于用诗来表达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复杂的情感,少数也颇有独立精神,不肯人云亦云。在校的大学生、中学生,还有一些小学高年级学生,也在家庭的影响下尝试学写诗词。诗词队伍中,年长的九十多岁,年轻的十几岁,而年纪六十岁以上的占百分之六七十,与八十年代诗词复兴期相比较,青年诗词作者在增多,比例在上升。各项诗词活动仍是以中老年人为参与的主体,如何吸引更多的青年作者参与诗词活动,使诗词真正成为老中青的共同喜爱,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4)从地域分布上看,上世纪八十年代,南方作者数量以湘、鄂、粤、苏、赣、浙、桂、皖、贵、滇等为多,总体上,南方诗作者多于北方。大致而言,北方中原地区如山东、河北,作者并不很多,而在山西、甘肃作者还要多一些,辽西、吉林也出现一些诗作者群。进入二十一世纪,南北诗人数目差别逐渐缩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是促成诗派产生的一个条件,如历史上有江西诗派、江湖诗派、四灵诗派等。而现在形成地域诗风特色的诗词群体与流派甚少。

(5)从创作水平上看,参差不齐。有的人虽然加入了诗词社团,但刚刚入门,有的以为懂了平仄,或发表过几首诗就是诗人。有的人作诗,只是客观描述某事的过程,只知道写景,诗中缺少本人的情怀与抱负,缺少自信心和个性的张扬。有的人企图以诗去主动承担政治说教的功能。有的人虚心好学,也有的人自以为是。不少诗语言平庸,缺少生动新奇的语言、意象与情景交融的意境。常见到一些老年人,退休后爱好上诗词,几近痴迷,他们求学心切,但不知如何把诗作好,或虽知而下笔仍钻入套路中。当然也不乏有诗词感悟能力者,写自己所见所闻,年年有进步,但也有人一直在原地踏步。究其原因,与个人的勤奋与悟性是分不开的。它只能基于每个学诗作诗者的资质、阅历、功底、悟性、特长以及文化心理结构、审美价值取向、语言词汇积淀等各不相同的实际情况,采用量体裁衣,因人而异的办法,各行其是,各扬其长,而后逐渐形成各自不同的创作特色和艺术风格。

要想真正懂得诗词,创作诗词,熟练驾驭这一特殊的文学样式,创作出自己喜欢、别人也赞赏的诗词佳作,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诗人,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汗水。学习诗词知识,有一个从难到易的过程。个人的勤奋努力与钻研的程度如何,决定其收效的大小、高低与快慢。学诗不是单纯为了休闲和附庸风雅,而是陶冶性情,提高素质,追求理想,服务社会,为传承中华文化传统作出贡献。近三十多年,诗词由复苏走向复兴,不断有新的诗词作者扩大着诗词的群众基础,这是诗词日渐繁荣的一个标志。但虽然力求普及,但诗词的辐射影响力还有些弱,诗词创作队伍还不够强大。

(三)诗词刊物情况

诗词社团及其刊物,几乎是密不可分的。诗词刊物的类型特征,是与其社团的形成、运作方式、活动以及传播、影响等问题紧密相关的。诗词刊物受社团的直接影响,带有社团的明显特征。刊物直观地反映了社团现状,又将为研究社团历史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从诗词刊物等文献资料中,还可反映出当代社团的创建、生存与消散的轨迹与史实。刊物很好地反映、承载着社团历史,使会员及作者的创作成果及时展示和传播,是十分重要的园地和与各界交流的重要窗口。了解一个社团,可以从其刊物入手。有的还以期刊为中心,形成了社团。社团刊物既为群体研究的必需,也是流派研究的要件。很多诗词社团办有诗词刊物,不仅市县,有的乡镇、企业、行业,也办有诗词刊物,作为反映其成员创作成就的主要阵地与窗口。另外,如一些老年大学诗社,一般没有自己的刊物,或者曾办刊物,为不定期,后由于各种原因而停刊。多数诗词刊物主要用于内部交流、有一定的地域性、局限性。有的基本只刊发其成员或者本地作者的作品,较少与外省市或外界进行交流,限制了传播,影响也较小。

现就近两年,常和我们进行交流的国内二百余家诗词社团刊物的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1、社团办刊

诗词社团刊物,作为诗词结社文献的重要载体,是诗词社团产生的中心或标志,也是结社文献整理的重要物件之一。

如1984年创办的广州《诗词》报,随后创刊的广东《当代诗词》,湖北《东坡赤壁诗词》,吉林《长白山诗词》,均有公开刊号。1990年,中华诗词学会主编的《中华诗词》第一辑出版,以书号代刊,1994年也有了正式刊号。各省市诗词学会办的刊物,如北京《北京诗苑》、江苏《江海诗词》、贵州《贵州诗联》、宁夏《夏风》、山东《历山诗刊》、湖北《湖北诗词》、甘肃《甘肃诗词》、江西《江西诗词》、山西《难老泉声》、海南《天涯艺苑》、广西《八桂诗词》、陕西《陕西诗词》、安徽《安徽吟坛》、云南《云南诗词》、新疆《昆仑诗词》、青海《青海诗词》等,也都争奇斗艳,各具影响。

2、不少省的诗词刊物有多个,发挥不同影响力

如内蒙古有《赤峰诗词》、《松山诗词》、《红山诗词》、《紫塞吟坛》、《丰川诗苑》等。

甘肃有《甘肃诗词》、《阴平诗词》、《临洮诗词》、《陇风诗书画》等。

陕西有陕西省诗词学会主办的《陕西诗词》,又有陕西省老年诗词学会主办的《秦风》,还有《榆林诗刊》、《关雎诗刊》、《看今朝》等。

辽宁有《辽河新韵》、《瓦房店诗词》、《盘锦诗词》、《未名诗笺》、《大连诗词》等。

河南郑州诗词学会同时主办有《郑州诗词》、《嵩山诗苑》,洛阳老年诗词学会主办有《洛阳老年诗词》,还有《东明诗词》、《鹰城诗联》、《驿城诗词》、《河洛诗文》、《南阳诗词》。

山东有《历山诗刊》、《明湖诗刊》、《金秋诗刊》、《文山诗词》、《柳泉诗词》、《煤海诗词》、《圣域诗联》等。

江苏有《江海诗词》、《南京诗词》、《滨海诗联》、《新沂诗词》、《秋鲈诗苑》、《东山诗苑》、《淮海诗苑》、《吟风》、《虹园诗草》、《都梁诗讯》、《昭阳诗词》、《洪泽诗苑》、《姑苏吟》、《子房诗刊》、《郁州诗苑》等。并有多家单位共同主办一本刊物的现象,如《清河诗声》,由淮安市清河区诗词协会、淮安市清河区毛泽东周恩来诗词研究会、淮安市清河区楹联研究会三家共同主办;《花果山诗词》,由连云港市诗词楹联协会、连云港市毛诗会、连云港师专诗词研究所三家主办;《徐州诗词》,由徐州市诗词协会、徐州市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徐州职工诗联协会三家主办。为创建诗词之乡,江苏高邮市新涌现出三家刊物:《高邮诗词》高邮市诗词学会主办,已出十期;《海潮诗声》高邮市北海诗社主办,已出三期;《凌波雅韵》江苏省高邮经济开发区诗词协会主办,2013年创刊。

湖北有《湖北诗词》、《东坡赤壁诗词》、《心潮诗词》、《潜山诗词》、《象山诗词》、《柳浪风》、《长坂坡诗联》、《荆州诗词》、《咸宁诗联》、《九州诗词》、《离湖诗词》、《流响》、《随州诗联》、《汉东诗词》等。

湖南有《湖南诗词》、《武陵诗词》、《北湖诗苑》、《会龙诗刊》、《白云诗词》、《邵阳诗词》、《梅山诗刊》、《兰津诗词》、《山乡风韵》、《道水诗苑》、《怀化诗联》、《洞庭诗词》、《郴州老干诗词》、《郴州诗韵》、《萸江诗词》、《淮川诗词》、《白石诗苑》、《桃花仑诗词》、《南楚新声》、《澧州诗词》、《湘澧新声》等。

广东有《诗词》报、《当代诗词》、《循州诗词》、《冈州诗草》、《万川诗萃》、《梅岭诗风》、《琴江诗苑》、《粤东榕韵》、《翠园诗词》、《潮州诗词》、《韶音》、《丰顺诗词》、《铁峰诗苑》、《湛海诗词》、《信宜诗词》、《老干诗苑》、《茂名诗词》等。

福建有《南英诗刊》、《寿宁诗刊》、《金井诗联》、《岩城诗韵》、《赛江诗苑》等。

江西有《江西诗词》、《庐陵诗词》、《春潮》、《方山诗词》、《匡庐诗词》、《新余诗词》、《琴江诗词》等。

浙江有《跃龙诗声》、《温岭诗讯》、《泉溪》、《桑园诗联》、《余姚诗讯》、《玉环诗词》、《飞云诗苑》、《沈祖棻诗词研究会会刊》、《海之韵》、《姚江诗讯》等。

安徽有《安徽吟坛》、《敬亭山诗词》、《牛渚诗词》、《炳烛诗书画》、《滴翠诗丛》、《展望诗苑》、《五松山诗词》、《庐州诗苑》等。

广西有《八桂诗词》、《来宾诗词》、《葵花》、《防城港韵》、《勾漏诗词》、《红棉》、《鹅山诗联》、《狮山》、《广西散曲》、《晚霞》、《罗池诗苑》等。

贵州有《贵州诗联》、《赤水诗词》、《乌蒙诗刊》、《黔西南诗联》、《金沙诗联》、《安顺诗联》、《播风诗词》、《黔南诗联》、《梵净山风韵》等。

3、办好刊物是社团的主要目标之一

与一般的文学期刊有所不同,诗词刊物承载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荣使命,严肃而高雅。诗词刊物的专业性较强,属于诗歌中的旧体诗词受众小,对读者的要求较高,一般人看不懂,读者面相对狭窄,也限制了传播。知识性强,不能偏重于消闲娱乐,不能媚俗,这就给刊物提出更高的要求,诗词虽为高雅艺术,但又要注重普及,要雅俗共赏,不能曲高和寡。大到办刊宗旨、题材内容,细化到栏目设置、版式,小到装帧、用纸、图文设计,信息量的多少等,各种细节、方方面面都需要考虑。

办好刊物,首先要提高作品质量。有些地市诗词社团所办的刊物,也以质量与设计引人瞩目,如山东《历山诗刊》、江苏《江海诗词》、《秋鲈诗苑》、湖北《东坡赤壁诗词》、《潜山诗词》、陕西《榆林诗刊》等,注重整体质量,亦突出地方特色。

诗词社团刊物的开本,较为常见的,有32开、16开、大16开本等,也有一些书型刊物,或者以书代刊的。报纸型的,只有几种,不多。出刊周期,以双月刊、季刊居多,也有月刊、半年刊、不定期出刊,或停刊后又复刊等情况。

社团刊物一般都栏目众多,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作品、诗评、诗论,注重创作与理论的共同提高。以前单调的版式,有所改观。印刷及纸张上,差强人意的现象正逐渐减少,努力克服百刊一面的同质化倾向。突出地方特色,注意挖掘本土、地方诗人,探讨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文化资源的文章增多、意识增强。如安徽《桐城诗词》,有较浓郁的徽州风情,注意挖掘本土诗人,介绍本地重要的诗词文化资源。有的诗刊,开始有意识地去打造精品诗刊、精品栏目。社团都努力办好自己的诗词刊物,把办好刊物作为重要的目标之一。但总体上人才匮乏,限于人力、物力等,常常是主编、设计、校对等集于一身。

以上主要是传统纸质媒体的情况,随着网络的兴起,更多的年轻人在诗词网站上发表自己的新作,网络诗词的比重逐渐上升,在这个新兴媒体中,诗词作者的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他们以新的写作风格和趣味形成一个个作者群,利用网络即时上传发表自己的最新作品。如网龄十一年的中华诗词论坛,会员163669人次,累计存版帖子总量21260273个,平均每日点击发帖量15000贴左右。网龄五年的诗词吾爱论坛,会员42489人次,平均每日点击发帖量 3000贴左右。网龄三年的东方诗书画论坛,会员7314人次,累计存版帖子总量2634999个,平均每日点击发帖量4000贴左右。网龄两年的中华风雅颂论坛,会员4172人次,累计存版帖子总量2336658个,平均每日点击发帖量6000贴左右。(截止于2014年7月23日零时)。这里虽然没有社团名称、刊物名称,但却有巨大的作者群。这一新兴媒体和形式,值得关注和进一步研究。

 

三、社团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社团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现以学会社团为例(海外社团、学校诗社等此处未涉及),结合社团、队伍、刊物三个方面,综合分析如下。

(一)发展的不均衡性

各地诗词社团,几乎都是相对独立、自发成立的。一般是在省市诗词社团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承担着“传承文明、歌颂时代、繁荣文化、联系诗友”等使命。由于各种原因,社团成立后,各地诗词社团的发展模式、发展速度不一,呈现出发展的不均衡性。

1、缺乏统一管理

诗词社团一般由各地文联、作协、老干部局、教委等作为主管或代管单位。从社团刊物看,则更为明显。

(1)各地社团刊物的主办方分析

①由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干局、老年文化协会主办,或者办公地点设置在老干部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的。如江苏《虹园诗草》、《都梁诗讯》、《昭阳诗词》、《洪泽诗苑》、《郁州诗苑》。湖北《潜山诗词》、《咸宁诗联》、《离湖诗词》《柳浪风》。湖南《白云诗词》、《澧州诗词》、《湘澧新声》、《郴州老干诗词》、《道水诗苑》、《梅山诗刊》、《洞庭诗词》。辽宁《瓦房店诗词》、《未名诗笺》。广东《信宜诗词》、《老干诗苑》。广西《红棉》。浙江《桑园诗联》。广西《鹅山诗联》。陕西:《秦风》。 云南《老兵诗刊》(现名《滇老诗苑》)、《榕苑》。河南《郑州诗词》、《洛阳老年诗词》等。

②由市文联、科协,县(区)文化馆、图书馆等主办。如安徽《牛渚诗词》。江苏《姑苏吟》。广东《琴江诗苑》。云南《临沧诗词》、《春蚕诗词》。福建《金井诗联》。江西《庐陵诗词》。浙江《海之韵》。新疆《天山诗联》。浙江《温岭诗讯》。

③由中学、教育局、文学院(职业学院)、文史研究馆、诗词研究所等主办。如内蒙古《紫塞吟坛》。江苏《花果山诗词》。湖北《长坂坡诗联》。湖南《桃花仑诗词》。新疆《昆仑诗词》。陕西《关雎诗刊》。重庆《新晴诗词》、《重庆艺苑》。

④由部队干休所、军区老干部诗词学会主办。如北京《红叶》。济南《金秋诗刊》。

⑤由企业集团、公司、高速路、矿山、经济开发区等主办,或以企业副刊的形式编辑。如山东《煤海诗词》。山西《麒麟诗刊》。江苏《凌波雅韵》。湖南《邵阳诗词》。天津中电基础局《中电基础人》等。江西《春潮》报,则以江西桑海制药厂《桑药之声》副刊的形式编印。

⑥诗书画社形式。如山东《文山诗词》。甘肃《陇风诗书画》。北京《松风诗书画》。重庆《新晴诗词》。

⑦与政协、文史委,关工委,市政府(镇政府)、区委大院,民主党派、工会等。如湖北《流响》。湖南《白石诗苑》、《南楚新声》。广东《循州诗词》、《梅岭诗风》、《潮州诗词》、《韶音》。云南《云南诗词》。江西《新余诗词》。浙江《余姚诗讯》、《姚江诗讯》。重庆《建设诗稿》。湖南《北湖诗苑》、《会龙诗刊》。

⑧还有由诗社与寺庙共同主办,或由寺庙主办,多见于江浙一带,如江苏《子房诗刊》,由子房诗社、东山寺主办。浙江《集福》,由平阳县集福寺集福诗书画社主办。

可以看出,诗词社团主管或代管单位,大部分与老干局、老干部活动中心等有关。这也不难理解,因最初多是为提高素质、丰富晚年生活而成立的,由退下来的老领导主持局面,经过多方努力,联系到主办方,获得相应的支持。即便是以青年人为主的诗词社团,如湖南由澧县青少年诗社主办的《湘澧新声》,其办公地点也设在澧县老干局诗词学会办公室。

诗词社团多系自发形成,据现有的资料显示,许多小社团、诗社,常因领导人(发起者)的原因(离任或年事已高等原因),而不得不停止活动,停办刊物。社团刊物常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办公及联系地址亦经常变更,造成联络不便。如云南《临沧诗词》,常要寻找新的活动地点,从最初的区文化馆,到老干部活动中心,再到图书馆,几年中,数度变更办公地址。为提高办刊质量,节约费用,由每年二期改为一期。办公、联系地址的经常变更,给互赠刊物交流、投稿等带来不便。

(2)普遍缺乏管理

各地省市级诗词社团,对本地区社团的实际情况,普遍缺乏基本了解,也没有能力去进一步管理,如本地有多少社团、会员人数、刊物情况等,虽然有的地区对此比较重视,有过一些数据方面的统计,但总体看,所谓上级诗词组织、下级诗词组织,大多只是形式上的,没有隶属关系,不提供资金等,亦无多少能力去实施管理,各乡镇、街道等社团应运而生,自发成立,缺乏管理且处于动态变化中。因而,对他们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研究机构亦暂时无法取得最基层的数据。

2、资金匮乏,缺乏物质保障

(1)争取获得财政上的支持或地方政府拨款

各省市诗词社团,力求争得党政部门的支持。社团领导中,不少是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尚有一定活动能力,依靠当地政府、企业等,获得了一定的财力支持与赞助,开展活动,出版刊物。如广东汕头市有三个诗社,市财政一视同仁,每年分别下拨八万元活动经费。福建晋江的南英诗社,社团自己募集资金达上百万元。有的为创建诗词之乡,当地政府与宣传部门给予极大的关注,多次发文以推动诗词之乡的建设,有的县委书记还担任了诗词社团的名誉会长等领导职务。如成立于1985年的常德市诗词学会武陵诗社,受市委领导,协助常德市中国诗墙管理处,积极投入“中国常德诗墙”的修建和“诗墙丛书”的编纂,积极参与承办了中国常德诗人节,并出版了《常德新韵》等社刊、诗集。2000年上海吉尼斯总部正式对其命名“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使它载入了世界文化工程的史册。如今常德的文化墙、个人诗墙,机关、学校的类似文化建筑,有一百多处。为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推进诗教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

(2)获得企业集团等在财力上的支持

诗词社团大多属于民间社团,具有民间性,有的得到爱好诗词的企业在财力上的支持,或名人资金扶植、儒商文人赞助等。如山西祁临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创办的麒麟诗社,2011年由山西诗词学会批准成立,是山西省交通运输系统的首家诗社,旨在为山西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同时,为本系统的诗词作者和诗词爱好者学习、传承近体诗词,搭建一个文化平台,创办有《麒麟诗刊》,已出刊三十期。

(3)自己谋求发展

资金上得到基本保障的毕竟是少数,大量的诗词社团的普遍情况,是在资金、人才等方面,面临各种挑战。如山西运城诗词学会,据其会长杨山虎反映,由于各种原因,十几年前很活跃的学会,近些年几乎处于停滞状态。随着社团成员年龄的老化,一些较小的诗词社团,更是自生自灭,难以统计。类似的诗词社团并不在少数,散布于各地的诗词组织众多,数量的变化增减,也属正常

3、观念陈旧导致社团发展落后

以上是客观原因,主观上,思维方式落后,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也是原因之一。有的社团不知道挖掘本地资源,或利用自己的特色、优势谋求发展,坐等机会降临,使社团停步不前。

也有在先进思想和理念引导下,取得长足发展的。以湖南株洲县诗词楹联协会为例,现已建立分会30余个,会员1000余人。2007年成立后,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上级协会的指导下,文化复兴的使命在肩,深知文化艺术服务发展大局、服务社会生活、服务人民群众的宗旨。其主要做法有:(1)广泛宣传抓普及。为壮大诗联队伍,该县坚持全党动员、全民参与的宗旨,广泛深入宣传发动,让广大人民群众形成共识。(2)狠抓诗教促提高。将诗词楹联知识的教学纳入了县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作为干部教育的内容。教育局还在全县中小学广泛开展了诗教活动,在学生中开展了以“一日一诗”为主要形式的诗词教学和娱乐活动,让广大青少年从中受到传统文化教育,受到爱国主义熏陶。(3)开辟园地创特色。其相关经验可供借鉴:(1)主动为发展大局服务。凡县委、县政府作出一个重大决策,部署一项重要工作,协会都紧跟不舍,紧扣主题,积极创作。全县性的大型会议和重大节日庆典及表彰活动,重点工程建设开工庆典,乃至各乡镇、各单位开展的各项活动,都积极参与组织和策划,并根据领导要求和活动内容,积极为其写诗撰联。(2)自觉为文化建设服务。把诗联创作和创建“诗词之乡”工作作为实施文化提升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凡县内开展的各项文化建设活动,都积极参与、紧密配合。如每年春节全县党政军联谊文艺会演、“大众歌手大赛”等活动,诗协都主动为其创作歌词、即赋诗词、撰写对联并参与评审。(3)热心为人民群众服务。每年春节“送春联下乡”。与国税局、地税局、财政局等,联合计划编辑出版《税法宣传》诗联专辑等。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从中陶冶了性情,净化了心灵,文明素质普遍提高,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干部作风大有改善。从大街小巷到山郭村野,到处诗意洋洋,盛世万象尽在好诗妙联之中。

(二)缺少精品,导致发展动力不足

三十多年来,当代诗词作者之众、作品数量之巨,远超前代,但精品匮乏。作品多而精品少,却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把作品比作社团的“产品”,那么精品就是“名牌”,是社团长久发展的动力。缺少精品,诗词就缺少吸引人的力量和社会认知度、认可度。缺少精品,将阻碍社团的进一步发展。

(1)精品意识的真正确立

精品从何产生?由于各种原因,当今诗词作者的水平,与近代诗人、与民国时期相比,的确相差一个档次。现代人的生活环境、状态等,与古代截然不同,如果把现代人的急功近利,加之国学修养、文学底蕴的欠缺等算作客观原因,那么在主观上,我们似乎做得也不够,诗词创作群体本身存在许多问题。如俗作泛滥、泥古不化、缺乏创新等。有的人满足于发表,或满足于语言精练、平仄协调、对仗工稳、押韵自然等作诗的一般要求,创作作品无数,但能被人们传诵的微乎其微。要想写出上乘之作,应进一步追求语言精美、情思隽永、形象鲜活、格调高雅、有独创新意、艺术个性,这才可望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努力创作出合乎时代要求,感情真、思想新、格调高、见识广、语言新、诗味隽永的、深受人民大众喜爱的作品。

(2)社团刊物质量参差不齐

总体上,有特色的社团刊物比较少。如一些县或乡镇、街道、企业办的诗词刊物,因人手、财力、办公条件等各方面的原因,作品质量低,且印刷、装帧较为粗糙。缺乏创新精神,内在发展动力不足。或者成为老年人自娱自乐的园地,难以吸引年轻读者的目光。

诗词社团刊物,应力推诗词精品,吸引人才,走创新之路。也有一些从内容到装帧都较好的刊物,除刊登作品外,也登诗论文章等,既指导创作,又注重普及与提高并重,使刊物走向更高的层次,更高的水平。

(3)佳作的认知度及推介力度不够

一方面,缺少权威机构,缺乏公认的佳作。尽管有各种诗词奖项,但奖项的权威性亦受到质疑或难以被大众广泛接受、认可,如以职务名气定作品之优劣,较少推出新人和实力诗人等。另一方面,即使有佳作产生,也缺乏推介渠道。公开出版的刊物数量有限、版面有限。内部刊物由于地域性、内部垄断等原因,传播渠道相对狭小,传播力度不够。不知名的新作者、年轻作者的力作,很难得到推介。渠道弱化,诗词作品推向市场少,无力打造精品佳作及进一步传播推广。

 

四、促进诗词社团健康稳步发展的建议

(一)加强基层诗词社团建设,完善组织

1、管理上逐渐完善

面对不均衡性,对于一些诗词不发达的省份,可由临近省市带动,或主动“取经”学习,进行先进经验交流,使其逐渐由冷变热。以点代面,实现全面的普及。逐渐克服多头管理带来的弊端,为诗词“正名”,如并入教育系统等,与学生素质教育密切配合,逐步实施。有系统、有步骤地培育诗词后备力量。

诗词作为国粹,承载了中国特有的民族精神,应给予保护,加大推介力度。当代社团经过萌芽、发展,到今日的逐渐壮大,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诸多方面,也有待改善,如诗词与大众文化普及,以民为本,文化亲民、惠民,提供公共服务等。

面向社会,调动整个社会(社团组织)从事诗词文化建设的积极性。逐渐形成全民参与、各方支持的有利格局,倡导重文化、重创新的时代风尚。

2、站在民族文化复兴的高度不断探索和创新

诗词文化持续发展,需要从总体上考量,设计较高层次的目标和振兴诗词的有力措施,正确引导,促进其稳步发展。诗词文化复兴,可借鉴其他艺术门类。如设立最高荣誉奖等文化激励,逐步确立和稳固当代诗词在中国文学史和诗歌史上的地位。

(二)各方积极配合,推进诗词精品战略

1、社团:引领市场,把握方向

立足全局,为未来发展谋划。加强诗词队伍建设,积极发展会员,吸引更多的诗词作者和诗词爱好者加入进来。诗词社团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指导全市各(县)区、乡镇街道、企业等建立健全各级诗词社团,增强联系。到各分会、团体会员单位参加活动,面对面交流。

及时了解各地动向,可以省市为单位,对广布于本省市的诗词社团的变化,及时了解情况,进行动态管理。社团刊物间,纵向联系较多,省际之间诗词社团联系不太多,往往因地缘相近关系相对亲密一些,应加强横向联系,多交流,多合作。

精品立足。大力推进诗词精品,采取诗赛、评稿等方法。指导社团成员、作者,确立精品意识,积极创作精品,精益求精。加大对地方诗人、新人的推介力度。

表现时代精神,推动时代向前发展,是诗词应有的文化功能。社团要有创新精神,集思广益,因地制宜,去引领当地的市场。社团组织的生命力在于活动,理论学术、研讨等活动,是提高诗词质量的重要措施。联办诗词竞赛、研讨会、培训等活动,以活动求发展,以活动扩大影响力。

2、作者:创作出好作品

强大诗词队伍。不断提升创作水平,出好作品。有好作品,诗词才有市场、有受众,为社会民众所喜闻乐见。笔墨当随时代,作品要有时代精神。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要很好地继承、创新。不断学习、超越自我,克服公式化、概念化、泥古仿古的诗词写作方向,以及非诗写作。诗词作者也理当补课,博涉群经子史,厚植根基,共同为促进中华文化的复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3、刊物:力推精品

明确办刊思想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性,服务大局,注重社会效益。各地的诗词刊物,不登或少登平庸、一般化的作品。进行精品刊物评选,落实办刊措施与宗旨,联合办刊等。积极办好诗词刊物,使刊物比较厚重,具传播、收藏意义和价值,发挥宣传作用,以教育引导群众,影响社会。

(三)提高诗词社团的影响力和社会认知度

1、逐步确立当代诗词在公众中的形象和美誉度

学习、传承诗词这一中华五千年的优秀文化,是一项繁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全民参与,社会重视,逐渐形成爱诗词、读诗词、学诗词、写诗词的良好氛围,尤其是在青少年学生中,与素质教育、人生观的确立等,结合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诗词的辐射影响力,主动提升社会地位、社会认知度。密切联系基层群众,扩大群众基础,团结更多的诗词作者和诗词爱好者。大力开展诗词教学,创新学习形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和创作水平。编印、出版分级教材、选本。分层面,有适合诗词读者各有侧重的读本和书籍。

加大普及力度,推行诗教。采取诗词入校、建立诗词之乡、诗词之市、诗教先进单位等措施。诗词“入史、入校、入奖”,“诗教”及“诗词之乡”品牌,真正落实,不流于形式,教育人、培养人,配合现行教育体制改革,诗教将有实质性的成果。

与素质教育、国学教育、新诗、楹联书画等艺术的结合。如与学生素质教育结合,江苏高邮市川青中心小学芦花文学社做了有益的尝试。1991年秋,高邮市川青中心小学,自发地在学生中组建了芦花文学社,配合语文教学改革,指导学生读诗写诗,其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是:①学校领导重视,因势利导,调动师生教诗、学诗的积极性。②指导学生读诗、写诗,配合作文教学改革,向素质教育转轨。教读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喜闻乐见,易记易诵,提高学习情趣、欣赏水平,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要讲一点格律知识,训练创作,培养兴趣,指导熟读、朗诵、吟唱,体会到诗歌的语言美、音韵美,使学生受到诗的熏陶。③把学古诗延伸到课外、校外去,争取得到全社会关注和家长支持。延伸到课外,就是利用早读、班会、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等,着重开展读古诗活动。准备选编古诗一百首,作为学生课外阅读。推荐小诗人作品向外发表,调动他们的创作积极性,争取市报、市电台等媒体,相继作了报道,让人们多了解,赢得全社会关注。与家教结合,争取家长的支持。④扩大对外交流,形成诗教的良好态势。根据“芦花”的成长全过程和各地诗教情况的交流,让诗词进入中小学校园,培养娃娃诗人,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2、注重社会效益,提高影响力

注重整体布局,减少低层次重复,减少同质化,提倡个性、创新。努力成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参与者与创造者。诗词社团应积极与当地文化兴市(县、乡、镇)等目标相结合,让诗词尽快融入现代社会,在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升全民素质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彰显其自身价值。

加强地域文化(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地方特色上下功夫,各地主动挖掘其先天优势,如建立历代诗人及其作品陈列馆、石碑长廊、地区诗书画院等,深入挖掘、提炼民族文化、边塞文化、生态文化,鼓励民间力量投入诗词建设。

增强诗教力量、巩固成果。在各地建立诗词普及教育基地,开展诗词竞赛和研讨活动,以及开展“诗词文化辅导站”,节日、假日诗词文化学习班,中小学生吟诗、赛诗会等,增强凝聚力、吸引力,利用社团刊物的宣传作用,争取企、事业单位的关心、支持,获得普遍重视,不断提高影响力。

3、基层诗词社团刊物间的沟通交流

对各地差异性进行分析,取长补短,发挥优势,互相学习借鉴,经验交流,获得良性发展。加强同外地诗词组织的交流联系,增强与兄弟诗词组织的友谊和感情。通过联办、协办,跨地区联合办刊、采风、讲座等多种方式,提升知名度、扩大诗词社团影响力,也有利于诗词的普及与推广。

4、逐步建立激励机制

表彰精品,对诗词作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予以表彰。如省市级对县、乡镇级社团的表彰,工作的肯定;社团对其优秀成员的表彰,创作成绩的肯定;教委对大中小学诗教先进的表彰,成功经验交流等,肯定成绩,树立楷模。

提高和培养编辑素质,进行专业培训。加强团结,调动各诗词作者的积极性,团结更多的诗词作者,凝聚力量,促进精品产生,鼓励精品,以质取稿,形成氛围。

实施“名家工程”、推出“实力诗人”等,对诗词创作成绩突出者的充分肯定,感谢其对诗坛所做的贡献,为诗坛树立榜样,确立其诗史上的地位。向社会的展示亮相,展示当代诗人、词家的风采、情怀、追求、成就。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手机短信、互联网等大众媒体,进行广泛宣传。

(四)深入研究,促进当代诗词社团发展

1、精品、资料的收集、整理。

对诗词经典作品及其作者,进行梳理、编辑。探寻当代诗词的内在发展规律,反映当代诗词现状。要真正全面反映近现代的期刊史、社团史,离不开大量的诗词文献资料的整理。填补现当代诗词在文学史上的空白,指导和促进当前的诗词创作。

2、创作与研究并重,加强学术研究与交流

加强诗词的学术研究力度,认真挖掘传统诗词的文脉和资源,整理出版现代著名诗人的作品。珍视近百年诗词文学遗产,抓重点,求完整,以史料价值和影响较大者为重点,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壮大研究力量,进行专题研究。如少数民族诗词,当代诗词与书法、绘画、音乐等的融和,诗词服务于社会的有益实践等。当我们撰著当代诗词史时,文学社团史是必须解决、绕不开的课题。诗词社团文献的收集整理,将为文学史的著述建设坚实的史料库。

3、探寻当代诗词发展规律,健康有序发展

研究当代诗词社团的发展脉络和规律,探讨当代诗词社团、诗词队伍状况,谁在写、写什么、怎么写,以及当代诗词的宏观走势与发展方向等。

 

当代诗词社团众多,对其进行整理,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作。随着资料掌握的增多和诗词研究的深入,对社团及刊物研究力度的逐渐增强,将理出更清晰的脉络,得出更多有益的启示,为诗词事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必将更好地指导诗词社团和刊物,得到长足的发展,发挥出更大潜力,更好地传承与创新,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Copyright ©2002-2018  版权所有:诗词网  SHIC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010)63049438  邮箱:shiciwang@163.com  QQ:84331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京ICP备06033290号-1  支持单位:诗词之友文化发展中心  网站制作:转折文化